不作评价是最好的评价

这篇文章撰写时,手里还有不少琐事:iPhone 17、天玑9500相关、学校一堆事情……但还是打算把这篇文章一气呵成了——纵使有早八,还是写完再睡。

近期和某个舞萌群的群友产生了一点分歧,突然有一些想说的。至于事情本身我不赘述。结合吃过的各种福瑞圈瓜、以及自己多年的对线,颇有感触。

是emo吗?

似乎我不把读者当外人——这些肺腑之言,似乎是里推级别的读者才能触及。尽管我的博客人人可见,但有些话实在忍不住想说。

可以看做发点牢骚吧——毕竟被莫名针对了一番有点闷——emo倒不至于,只是把心里想的说一说罢了。

其实晚上技术性产出就远比杂记要少了,因为自己始终保留了在夜间写作的习惯吧。

何必强求。

记得自己还在sc圈混的时候,对对自己不利的说法很排斥,总是要试图理论一二——实际上全然没有必要。就我个人而言,我从事科技圈的事情、发表观点乃至暴论,水群的时候玩梗,或许我所做的事情,不会得到任何人的“不反感”。

大概高一下的时候就听过这句话:

“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,我们不能全部看见。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,孤独地过冬。 我们帮不了谁。”

——刘亮程《寒风吹彻》

争辩本身就是苍白的。

我很赞成。经常看到一些瓜条,有关“踩到雷点”或是如何;或许事件中的人很在乎这段关系,所以发了很长很长的小作文来阐述。

但对于我来说,不知何时起,似乎我很难再争辩什么。最典型的就是,一个之前玩得很好的朋友向我索要mc服里的op权限,我没有给,然后他退群并不再与我联系。我没有任何挽留,也尊重他的意愿。我仍然把他当做正常朋友看待,和事情发生之前一样。

……似乎我对待所有人都有一套既定的“标准”,至于如何,我说不准——没有例外。

因此,当我被误解时,以前是会辩解一二的,现在看来,自己已经无话可说了。

实则,未知

一些奇奇怪怪的情愫总是因互联网而起,就以最基础的“好感”举例:头像、说话风格成为了度量一个人的唯二显性标准——这种现象在福瑞圈尤其明显。随后才会从现状、声音,最后再到建模地从二次元到三次元揭露一个人(或事)。

或许单纯觉得头像昵称可爱,或许觉得说话风格不错,或许觉得这个人很有学识或见解……

互联网提供更简便的联结的同时,也带来了更难以捉摸的未知。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,在网上,身份都是自己给的。或许此刻能和某人正常交流,下一刻就会触及他的雷点,因此反目成仇;或许被可爱的外表所骗,实际上居心叵测,自己利益受到损害,也失去情绪价值的依托。

一直犯错的我

或许我追求自由,又渴望得到保护。实际上自己的想法一直处在矛盾之中。站在旁观者的视角,这种深陷囹圄的样子很可笑,实际就是一句话:自己受着。

结尾

这篇随笔不像我的行文风格——主题散乱,没有重点。可惜的是明天有早八,即便没有,爱吵闹的室友会让我难以“倒头就睡”。本文更像给自己看的“日记”罢了。匆匆结笔。


不作评价是最好的评价
http://gz.guaitech.org/archives/20250924/
作者
GuaiZai
发布于
September 24, 2025
许可协议